梧州六堡茶 (黑茶)
  • 產區:廣西梧州六堡鎮
  • 香氣:陳香、木香
  • 口感:甘醇順滑,入口潤厚
  • 沖泡方式:水溫100度,可用砂壺或蓋碗,耐泡性強
  • 保存方式:乾燥通風,可隨時間轉化風味

歷史故事分享:
 

一、六堡茶又稱華僑茶:連結南洋華人的鄉愁之茶

 

19世紀起,大量廣西梧州人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,他們把故鄉的六堡茶帶到南洋。六堡茶具備防暑、解渴、消食、除濕等特性,非常適合濕熱氣候,因此深受當地華僑喜愛。

在異鄉,一壺六堡茶成了家鄉的味道與情感寄託。久而久之,「華僑茶」成為六堡茶的別稱,甚至在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新加坡都有它的忠實擁護者。

 

 

二、六堡村百年古茶樹與神話傳說

 

在六堡鎮,有不少超過百年的老茶樹,相傳是宋代即已栽培。當地流傳著「茶仙賜茶」的故事:某年大旱,村中老人夢見仙人指引,在山谷中找到一株野生茶樹,後來這株茶發展成六堡茶之源,從此村民年年風調雨順。

這種傳說增添了六堡茶的神秘性與在地神話色彩。

 

 

三、藥茶傳承:廣東涼茶文化的源頭之一

 

六堡茶自古被視為「涼血除濕」的良方。廣西人常將六堡茶與土茯苓、甘草等中草藥搭配,成為民間流傳的涼茶配方,具有健脾養胃、利濕去濁功效。

因此,六堡茶也是廣東涼茶文化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藥茶傳統來源。

 

 

四、百年洞藏:木桶、土陶與天然岩洞的茶倉文化

 

六堡茶最特別的文化是其後熟與藏茶工藝,特別是在土陶罐與天然岩洞中陳放,俗稱「洞藏茶」。

梧州有茶商特地將茶藏入石灰岩山洞中,吸收天地靈氣,使茶轉化出陳香與樟木氣。這樣的藏法不僅保存茶質,更象徵著茶與時間共舞的耐心工藝。

 

 

五、文人筆下的六堡茶

 

清代地方志如《梧州府志》即有六堡茶的記載,民間也有詩詞讚頌其「香氣若松柏、湯色如琥珀」。現代文人更以六堡茶比擬「低調中的深厚」、「苦盡甘來的智慧」,象徵歷練與沉穩的人格特質。